来自香港的信
一周前,在WTA(女子网球协会)年终决赛中,郑沁文不敌美国选手高夫,获得亚军。这是她职业生涯首次参加WTA年终总决赛,追平了李娜在年终总决赛中的最好成绩。这个消息传来,让很多中国人振奋。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她在比赛中拼搏的场景。
曾伟耀
我叫曾伟耀,英文名Nicole,2000年出生于香港。7岁时,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开始一步步学习和练习网球。从10岁起,我就一个人去国外参加比赛。 12岁时,我被选为香港优秀运动员之一,入读拔萃女书院。我曾代表中国香港参加世界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亚洲锦标赛和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这些经历都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近日,李娜出席WTA250赛事“保诚香港公开赛2024”结束后的颁奖典礼。在一次活动中见到我儿时的偶像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记得我参加南华俱乐部表演赛时,有幸成为她的球童。
小球童曾伟耀(左二)与李娜合影
网球在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的运动爱好,也对我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期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商科。在学习期间,我还学习了时间管理,尽力将高强度训练与日常学习任务协调起来。毕业后,我在香港赛马会从事管理工作,周末也当教练,教孩子们打网球。打篮球,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这种多元化的社交经历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开放和包容。同时,网球运动的激烈竞争也培养了我的进取精神和永不放弃的精神。面对挑战和逆境,我学会了坚持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这些品质在我在香港赛马会的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曾伟耀(左一)、郑勤文少年时参加夏令营训练
回首我的故乡,我深深感受到网球运动的魅力。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懂得了不断追求进步。当我只在香港打网球时,我曾一度跻身香港前三名。那时我就觉得自己很优秀。然而,当我有机会出国比赛,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手时,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世界很大,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保持谦虚并向更好的人学习。
曾伟瑶在拔萃女书院就读期间曾多次获得网球比赛奖项。
曾伟耀坚持训练和比赛
当然,训练过程并不总是那么容易。记得有一次,我去台湾参加训练营,热身时要在网球场跑20圈。跑完一圈,我差点喊出要回香港。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但看到身边队友的坚持和朋友们的鼓励,我终于咬牙坚持了下来。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毅力,也教会了我在逆境中寻找支持和动力。
曾伟耀(右四)曾代表香港中文大学参赛
香港中文大学曾伟耀毕业照
我注意到,今年夏天,除了郑钦文在“圣地”法网的精彩表现外,“临时搭档”王新宇和张志臻也联手夺得银牌,创造了中国混双的奥运最好成绩。这对于中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和球迷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消息。中网观众人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80%以上,约14万名外国球迷和1.3万余名海外观众来到北京观赛,掀起了“网球热潮”。我认为网球越来越受欢迎是一件非常积极的事情。过去,网球往往被视为贵族运动,普通家庭接触这项运动的机会相对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球逐渐普及,更多的公民可以轻松接触到这项运动。
曾伟耀很高兴看到今年夏天掀起的“网球热”
网球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个促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通过打网球,每个人都可以建立友谊并增强社交能力,这对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对网球的重视,我认为可以鼓励和培养更多的年轻运动员,支持他们代表国家参加比赛。郑勤文的杰出成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可见成功的影响力。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基层群众的支持、引导和帮助,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这项运动并从中受益。我希望通过网球连接社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曾伟耀在比赛中
如今,工作之余,我也积极参加各种网球比赛。比如香港当地的南华会、香港华人康乐会和中银网球锦标赛等。去年,我获得了华南协会公开组女双和混双亚军,中国银行网球锦标赛女双亚军。现在我也将代表香港中华康乐会参加A+女子联赛。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希望能够在网球领域不断进步,不仅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也希望通过教学和推广,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希望网球运动能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得到推广,培养更多的网球爱好者。同时,将投入更多支持资源用于基层网球建设,让这项运动更加平民化,吸引不同背景的人群参与其中。
曾伟瑶(左)荣获2024年中银香港网球锦标赛女双亚军
随着内地民众对网球的热情不断高涨,香港与内地可以进一步加强在推广网球文化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可举办跨区域友谊赛和训练营,让两地运动员、教练员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就我个人而言,我愿意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热情为香港和内地的网球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如果有一天我有机会来到北京,为北京和香港网球运动的推广做出贡献就更好了。
曾伟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香港精英体育狮子会创会第一副主席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松林、孟紫薇、潘志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